建筑用石自然、质朴的效果,让石材回归自然
日期:2024-12-08 09:59:41
第58届意大利维罗纳石材展9月24~9月27日举办。前往看展览的朋友发来一些意大利城市的照片,看到照片上用天然石材装饰的建筑物笔者用“自然、质朴、沧桑、厚重”来概括这些建筑的内涵之美。
图1~图16是朋友圈里看到的朋友在维罗纳石材展览上拍摄的照片。
图1是历经2000多年的世界著名的建筑物—万神殿。对历史、建筑知识稍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该建筑物。这所建筑物的知名不仅历史悠久,2000多年,它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高难度,艺术价值极高的建筑物。
万神殿,也称万神庙,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建于公元前27年,后遭毁,约公元118年在哈德良皇帝时期重建。由水泥浇铸成圆形,上覆半球形穹隆顶,直径43米。公元609年,教皇博理法乔四世将它改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到了近代,它又成为意大利名人灵堂,国家圣地。
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是古代建筑中最为宏大,保存近乎完美的,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图2就是地球人大多知道的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古罗马斗兽场。古罗马斗兽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是古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象征,是罗马古迹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当今世界八大名胜之一,建立于公元80年。历经近二千年岁月的古罗马斗兽场虽已经断壁残垣了,但昔日的风采从断壁残垣中依旧可见,是罗马城里重要的旅游景点。
图3、图4为建于1911年,位于罗马市中心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以此纪念1870年意大利的统一。
每年的国庆阅兵式都在这里举行。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纯白色大理石打造。纪念堂上层的十六根石柱,形成了精美的弧形立面。建筑顶部和圆柱上方,还有长着翅膀的女神雕像。
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的石材经历了100多年的岁月洗礼,虽然石材表面已经陈旧、甚至病变得面目全非,但这种表面更符合罗马古城这种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空间环境。
图5街道上千疮百孔的洞石路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岁月留下的光芒。这种状态更符合一个历史城市的身份。
图6如果单纯从建筑的新与旧来评判它是否美丽,它肯定是丑陋的,需要铲除的。但如果从历史的价值来看,图6的建筑却展示着古老、沧桑之美,这是现代人用现代技术难以复制和重复的,因为它是由岁月磨砺和铸就的!
图7~图16的石材产品无不包含着历史沧桑岁月留下的抹不掉痕迹,它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兴衰发展的历史,是最有历史价值的东西。
我们国家也不乏这种包含沧桑感,历史岁月的古城,只是我们在某个历史阶段犯了严重的错误毁掉了不少,建立了太多的新城。
北京故宫: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天坛: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
北京十三陵: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大会堂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正门迎面有十二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正门柱直径2米,高25米。四面门前有5米高的花岗岩台阶。人民大会堂建筑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
笔者认为人民大会堂古朴、色差的外墙,入口的十二条艾叶青色差的圆柱设计和应用的最好。如果人民大会堂古朴、色差的外墙,入口的十二条艾叶青色差的圆柱设计和应用的最好。如果人民大会堂的外墙,十二条艾叶青的圆柱没有色差,采用闪光熠熠的光面表面,这种设计和应用就很失败了,与北京这个历史古城的环境空间不相符,不协调了。
江苏省美术馆:灰色罗马洞石装饰的江苏省美术馆新馆笔者认为设计和应用也很成功。新馆主入口面朝城市广场,两座主要建筑被中山路和长江路包围。轻质的玻璃屋顶覆盖了两座U型建筑。17米高的通道连接了两座石墙(全部由意大利的罗马洞石装修),引导人们进入到美术馆中。在北楼,各种面积的展室为艺术品的呈现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不规则的方形建筑,米黄色、灰色罗马洞石的外墙,竖条窗户,与周边总统府、南图新馆等建筑和谐地对视着。拔地而起的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外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庄重简约。德国KSP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师马丁?史莱斯这样对美术馆建筑评价:一座优秀的建筑,既要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又要营造自身的独特氛围。他们设计的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就是以此为设计理念,既兼顾到与南图新馆广场、总统府广场风格的统一,又考虑到它是一个艺术载体,其功能是展示、收藏艺术品的平台,所以外观要质朴,不要抢了里面艺术品的风头。外墙装饰全是罗马洞石石材,这个装饰理念源于南京是石头城,但江苏美术馆这个石头不简单,是价值昂贵的、从罗马进口的罗马洞石。
从图22、图23看出用色差很大的灰色罗马洞石装饰的江苏省美术馆古朴、陈旧、土里土气。但就是这装饰效果才符合南京这个六朝古都的身份和环境空间!
中国建筑界有位叫王澍的狂人,迄今为止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唯一获得者。他设计的许多建筑不是用新的材料来装饰,大多用那些旧建筑上拆下来的砖、瓦、木装饰。其代表性建筑温州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从王澍设计的建筑看,笔者认为建筑之美不在其使用多么昂贵、闪亮、辉煌、豪华、奢侈的材料装饰,而是从建筑所处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底蕴出发,即使最LOW的材料同样可以创造出独特、别具一格、自然古朴的装饰效果,令人难以忘怀的建筑空间和环境!
图24用旧砖瓦装饰的温州博物馆;图25用旧砖瓦装饰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筑。
深圳东部华侨城茵特拉根酒店是以瑞士文化为主题的超豪华五星级酒店。它坐落于深圳东部华侨城茵特拉根小镇。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坐落于群山环抱中的茵特拉根酒店与自然环境协调,该酒店的外墙特意让其接受大自然,岁月沧桑的洗礼,任其外墙石材发生病变,变成像古城堡式的建筑!图26~图29该酒店的外墙又脏又陈旧,真如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堡式的建筑!
美的东西不在“新”与“旧”。我们不能认为新的东西是美的,而认为旧的东西是不美的。新建筑与旧建筑之美均是相对的,旧建筑之美同样可以超越新建筑。因此,石材装饰的建筑我们不要过于追求其材料的完美性,无瑕疵性,对石材表面的各种缺陷求全责备,石材设计师、石材人须记住:石材来自自然,它只有回归自然,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才最美!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19268638577
公司:威海广盛石材有限公司
地址:威海市海滨中路62-621号